合同解除误区之解除权在诉讼时效内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使
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将解除权的行使期间错误地理解为诉讼时效。事实上,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无论是法定期限还是约定期限,在性质上都属于除斥期间,即法律预定的关于解除权于存续期间届满时当然消灭的期间。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都是因“时”的作用而引起权利变动,但诉讼时效的“时,”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即权利不行使的持续期间,它以该事实状态的发生为起算点;而除斥期间的“时”,是指一定权利的法定存续期间,它以该权利的取得为起算点。
两者因此而产生如下差别:
首先,诉讼时效存在中断、中止和延长的情形,其期间因法定事由是可以变动的;而除斥期间是固定不变的。
其次,诉讼时效的届满仅导致胜诉权的消灭,而并不消灭权利本身;而除斥期间的届满则导致权利本身的消灭。
合同法第95条关于解除权行使期限的规定,其立法目的在于督促解除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和稳定。
当合同解除的事由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在行使解除权和要求对方当事人实际履行之间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但不管作何种选择,都应及时确定,不能久拖不决。如果超过一定期限不行使解除权,则应视为解除权消灭,否则会使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有损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我国合同法对解除权行使期间的规定,主要有三类形式:一是法定期间;二是约定期间;三是既无法定又无约定的,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间为3个月(可简称为“催告期间”)。对于法定期间,目前尚无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但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解除期间规定为1年;其它合同的法定解除期间还未见类似规定,可参照上述规定的期间办理。但不论怎样讲,合同解除的期间要短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期间;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故合同解除的期间一般应规定为1年为宜。